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

譚詠麟音樂特輯電影: 歌者戀歌 (1986)

The Story Behind The Concert


譚詠麟自七十年代起活躍香港樂壇, 與鍾鎮濤、彭健新、陳友和葉志強組成Wynners溫拿樂隊, 大受歡迎. 作個人發展後仍然非常順利, 1984年的<霧之戀>大碟推出, 奠定Alan Tam為香港樂壇的皇者. 成為流行音樂圈的霸主前, 譚詠麟自溫拿時代便有拍戲, 如<大家樂>(1975)和<追趕跑跳碰>(1978); 其後在台灣接拍了多部電影, 都是當男主角, 而對手則是林鳳嬌、陳秋霞和胡冠珍等受歡迎的女演員. 論影圈成就, 就為人所熟悉便是他早於1981年便憑台灣片<假如我是真的>奪得金馬影帝, 但之後雖演出過幾十部電影, 都沒有再被提名過.


<歌者戀歌>是譚詠麟個人投資三百多萬的電影, 而電影出品的公司正是阿倫有份成立的藝能影業. 他一早已想開拍一部自傳式的音樂電影, 籌備<歌者戀歌>的時間比當年其他電影時間長, 而投資也不少. 電影在譚詠麟日本、新加坡和美加等的巡迴演唱會過程中拍攝, 有台上的也有在後台的鏡頭. 全片只得三名主要演員, 除譚詠麟自己外, 還有兩名新晉女演員, 自TVB健美小姐出身的林河廷, 和後期成為社交界名媛及嫁入香港富豪家族的薛芷倫, 及另外張國強的客串而已.

2012年5月19日星期六

李志超情色電影: 心猿意馬 (1999)

The Accident


踏入千禧年前, 香港電影步入衰退期, 港產片產量仍多, 卻欠缺吸引力, 很多觀眾都不買票進電影院. 之前記錄過一部滄海遺珠, 在1999年推出的<三五成群>, 票房廿萬不到, 已比同年的一半港產片賣座; 今次寫的<心猿意馬>, 亦在該年上畫, 雖然自拍攝期間已有不少花邊新聞提供宣傳, 但題材另類, 而且被標榜為同志電影, 票房僅過一百萬, 全年在華語電影中排行第47位.


先說導演李志超, 他在電影範疇裏為<心猿意馬>和<妖夜迴廊>(2003)兩部有男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執導和創作劇本. 他另有多重身份, 是一個攝影師, 也是一個作家, 同時亦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創意媒體, 可說是多才多藝. 他曾在潮流文化雜誌<號外>攝影及撰寫文章之外, 也以獨立身份發表作品, 例如在2010年開過限制級的男體攝影展和推出相同題材的攝影集, 和創作了多部情色文學. 事實上, <心猿意馬>和<妖夜迴廊>也是改編他同名的小說. 在李志超的藝術領域中, 偏重向中國人一向忌諱和極少涉獵的性和男同元素.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

牟敦芾經典凌辱作品: 打蛇 (1980)

Lost Souls


自七十年代開始, 香港的偷渡潮興起, 有祖國的同胞和越南船民不斷湧入. 電影是反映現實和社會狀況的工具, 所以港產片有不少關於偷渡的電影, 而最出名的可算是牟敦芾在邵氏執導的<打蛇>. 多數以偷渡為題材的電影都以偷渡客為中心, 描寫他們艱苦的偷渡過程, 或是在新環境適應的難處等. <打蛇>則除了大陸偷渡人士外, 還多加一個重心, 探討打蛇集團的惡行.


所謂打蛇集團, 就是把在邊境附近捉拿人蛇並把他們禁錮, 繼而威脅勒索人蛇的家人, 若收到贖金才把人質放走, 若沒有錢的話, 便會將他們集體凌耐, 並將他們販賣. <打蛇>將打蛇集團的運作描繪得非常仔細, 所以含有大量色情暴力的情節和鏡頭. 這種情況在三十年後的今天, 已經不復見, 但當年確實存在過. 所以牟敦芾到底是反映現實, 或是如一般觀眾認為他純粹賣弄綽頭, 就不得而知了.

2012年5月6日星期日

霍耀良+邱淑貞+吳家麗=赤裸羔羊 (1992)

Naked Killer


霍耀良執導以來最受人關注的作品, 為在1992推出的<赤裸羔羊>. 這部電影推出時, 剛巧荷里活有部莎朗史東(Sharon Stone)主演的<本能>(Basic Instinct), 以性、暴力和奇情為賣點, 成為全球大熱的作品. 向來轉數快的王晶, 便在<本能>推出的同年年尾, 在王晶創作室製作了自稱所謂港版<本能>的<赤裸羔羊>以三級上畫, 票房差點才過千萬.

<赤裸羔羊>的最大賣點, 便是一向以花瓶見稱的邱淑貞, 抛開以往只是用來配襯男主角、擔演可有可無戲份的角色, 大賣性感和暴力, 尤其在電影海報上乍似全裸, 酥胸半露, 卻一點不漏的狀態最為誘人. 在這部戲內, 她終可獨當一面, 成為她的代表作之餘, 在翌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中, 首次被提名最佳女主角.

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第8站 (1984)

Before Dawn


<第8站>是霍耀良在1984年推出的執導作品, 片名意指九龍塘, 即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早的那條地鐵線路的第八個站. 自從陸續多了荃灣線及再後期的其他線路後, 我們再沒有留意哪個站是第幾個站了. 據說九龍塘成為此片的概念, 是這個毫不突出的區域, 本是高尚住宅區, 也有名校、教堂等, 卻同時也擁有私人色情會所和時鐘酒店, 是個正邪難分的地方.

電影上映時, 焦點落在女編劇陳方上. 陳方原名陳連心, 台灣人, 在香港中文大學畢業, 其後加入TVB任編劇及編審, 製作了不少令人回味的經典作品, 如<家變>、<網中人>和最近在深夜時分重播的<獵鷹>等. 她在1981年撰寫的首個電影劇本<忌廉溝鮮奶>, 獲得觀眾好評, 而在<第8站>之前, 也與霍耀良在1982年合作了<越南仔>. <第8站>在電影廣告大賣是陳方繼<忌廉溝鮮奶>後, 另一個精彩的寫實故事, 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獲得大量負評.

2012年4月24日星期二

被遺忘的演員: 杜少明和魚頭雲

重溫八十年代的舊香港電影, 經常會看到兩個形態相似的演員而會搞亂, 他們分別為杜少明和魚頭雲. 他們的特點是雙眼不對稱, 俗稱鬥雞眼. 在電影中, 導演編劇經常將他們雙眼的特徵誇張來當笑料, 樂此不疲.

(以上為<谷爆>內的劇照, 左為魚頭雲, 右為杜少明)

杜少明、魚頭雲和大細眼是演員而非明星, 所以有關他們的個人資料都非常有限, 但若留意該年代的電影, 會發現他們雖然只是配角, 卻出鏡率驚人. 他們除了是各自演出外, 很多電影都將兩人配對一起做對手戲, 經常有鬥雞眼對鬥雞眼的畫面. 兩人雖然都是慣常接拍搞笑電影, 多是人蠢兼手腳慢的角色, 行動笨拙, 以跌得東歪西倒、被人欺負或教訓來惹觀眾發笑. 但二人的路線其實有輕微不同: 杜少明蠢得來, 比較招積懶醒, 會扮大佬或整蠱其他人; 而魚頭雲則是徹頭徹尾地蠢, 演的全是傻仔角色.

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

黑色迷牆 (1989)

The Black Wall


提起劉家班, 多數人會立時想起劉家良師傅和憑<Kill Bill>跳進荷里活、近年仍有演出電視劇及<大追捕>的劉家輝; 而今次記載的<黑色迷牆>裏, 自編自導自演的劉家勇則經常被遺忘, 只因論幕前演出的產量及成績, 全不及兩位劉家班師兄.


劉家勇本身叫何志雄, 因加入劉家班而改了藝名. 她的媽媽劉瑞意也是個演員, 為劉家良導演的姐姐, 所謂外甥多似舅, 所以劉家勇樣貌酷似劉家良絕對不足為奇. 劉家勇最初入邵氏擔任武術指導, 輾轉加入麗的電視兩年當武師和替身, 再之後才進電影圈. 劉家勇的幕前發展並不理想, 曾在一些低成本武打電影當過主角, 代表作可算是邵氏於1979年推出的<麻瘋怪拳>. 他在後期曾執導三部電影, 包括<黑色迷牆>(1989)、<初到貴境>(1990)和<燈籠>(1994). 於1994年拍畢<醉拳III>後, 劉家勇便急流勇退, 好像沒有再在影圈出現了.

2012年4月1日星期日

張國榮首部電影: 紅樓春上春 (1978)

Erotic Dreams of Red Chamber


張國榮哥哥自1976贏得麗的電視舉辦的亞洲音樂歌唱大賽的亞軍後, 1978年是他重要的一年, 除了推出首張英文大碟<Day Dreaming>之外, 還拍攝了首部擔正的電影<紅樓春上春>. 這部由吳思遠製作公司推出的作品, 是一部春情喜劇, 有不少低級的情慾場面, 身為男主角的張國榮也有一些床上戲份. 當年吳思遠經麗的接觸年僅十八歳的哥哥商討拍片, 曾被電視台拒絕, 但張國榮希望一嘗當電影男主角的滋味, 簽過片約後, 才知道有床上戲, 為時已晚. 在成名後, 有人提議財富千萬的張國榮收購<紅樓春上春>版權, 阻止此片發行, 但他沒有這樣做, 不介意過往曾主演這類電影, 也希望別人了解他過往的辛酸.


翻拍名著<紅樓夢>為成人電影本是吳思遠的構思, 但邵氏得悉後, 竟召集片場四位導演連夜趕工, 拍成由思維、田青、余莎莉和劉雅英主演的<紅樓春夢>(1977), 更早推出市場對撼吳思遠的<紅樓春上春>. 這些上映前的花邊新聞, 成為綽頭娛樂新聞及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 最後, <紅樓春夢>比<紅樓春上春>早兩個月公映, 票房達一百五十多萬元; <紅樓春上春>則僅收過一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