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

林嶺東風雲作品: 學校風雲 (1988)

School On Fire


林嶺東導演最為人所熟悉的作品, 必然是1987年家傳戶曉的<監獄風雲>. 之後, 林嶺東執導的電影, 有好幾部都以「風雲」為名, 包括<龍虎風雲>(1987)和<聖戰風雲>(1990)等等. 其中1988年上映的<學校風雲>, 雖然當年票房達千三萬, 但不少人今時今日對這部電影都印象不深.


<學校風雲>延續了<監獄風雲>的比現實誇張拍法, 故事本身以寫實題材為框架, 描述黑社會滲入學校的故事, 電影看起來卻毫不真實, 是娛樂性大於寫實性的又一示範. 對我來說, <學校風雲>的最大賣點是演員的表現, 其中李麗蕊便憑此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項.

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懷舊玩具展覽 - [玩具天堂] 香港玩具文化與創意

香港的玩具製造業, 曾有過光輝的六十年歳月. 由五十年代開始, 香港從小型山寨廠, 生產手工製作的塑膠玩具, 演化至後期在大陸設立大型廠房, 建立享譽海外的品牌, 大量製造及出口和內銷各種不同的兒童和少年玩具. 香港這彈丸之地, 甚至曾經是世界第二大玩具出口地, 在玩具領域的地位可想而知. 從2011年12月到2012年3月中, 香港工業總會籌辦了一個玩具博物館展覽, 展出歷年來陪伴我們成長, 令我們回味無窮的玩具.


展覽在將軍澳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舉行, 除了展出香港這個玩具傳奇出產過的一些經典之外, 也重點介紹了一些本地的品牌, 如專門推出玩具車的Matchbox和Maisto, 曾以忍者龜成為家傳戶曉的Playmates彩星集團, 電子兒童教學玩具專家vtech, 還有Blue-box, Manley, Kader等等. 今次是以圖片記錄展出的懷舊玩具.

2012年3月18日星期日

逃出珊瑚海 (1986)

Escape From Coral Cove


前幾個月寫<凶貓>時, 話題拉扯到<逃出珊瑚海>. 最近拿出來再重溫, 順道記錄一下. <逃出珊瑚海>是一部在大白天下拍成的恐怖片, 與一般燈火熄滅的鬼片和疆屍片有別, 講述一班青年男女在炎炎夏日出海時所遇到的恐怖經歷, 題材頗新鮮. 除了恐怖畫面和故事外, 還有幾位演員的泳裝演出, 滿足觀眾們的視覺享受.


導演張家振,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明星經理人的身分, 培育出國際巨星楊紫瓊, 又幫助周潤發及吳宇森導演在美國荷里活的發展. 之前他亦監製不少吳宇森執導, 或周潤發有份演出的作品, 如<縱橫四海>、<辣手神探>和兩集<赤壁>等, 而較近期則有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的上、下集. 他執導的唯一電影便是<逃出珊瑚海>, 還與姚敏琦共同編劇.

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

鄧光榮黑社會電影系列: 家法 (1979)

Law Don


鄧光榮於2011年3月29日在家夢中心臟病發去世, 眨眼間執筆時已離去差不多一年. 自1964年接拍第一部電影<學生王子>後, 鄧光榮的影圈生涯有幾個名顯的階段: 60年代起, 在港拍攝主要為青春愛情題材的電影, 顆拍蕭芳芳、甄珍和陳寶珠等女演員; 70年代初期, 轉移陣地至台灣, 拍了清一色的文藝愛情片, 受歡迎程度驚人; 70年代後期回港, 與兄長鄧光宙組成大榮電影公司, 至1984年製作了大約十部作品, 多是以黑社會為主題; 80年代中末期至90年代, 幕前演出減少, 轉而投資電影, 為人津津樂道的當然是監製了王家衛的<旺角卡門>和<阿飛正傳>.


今次記錄的<家法>, 是大榮電影公司繼<出冊>(1977)(即<流氓皇帝>)的接力之作, 亦是少有鄧光榮有份執導的電影. 與他合導的蕭榮, 由小本電影製作公司出身, 其後包辦了大榮所有出品的執導工作. 這部<家法>, 是個人覺得在香港歷年眾多黑社會電影中, 拍得最好的其中一部.

2012年3月5日星期一

嚴浩談似水流年

嚴浩的經典電影<似水流年>, 滲進了很多導演的個人感受和思想, 觀眾看畢此片, 會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和體會. 雖說觀影世界裏, 自身的體驗最重要, 在看完<似水流年>後, 由於留下的問號太多, 所以希望藉嚴浩導演的口中, 明白多點他創作的思維, 從而對此片有更深的認識.


這裏原文轉載當年嚴浩接受<電影雙周刊>的李焯桃的訪問, 談起<似水流年>的劇本、演員和創作理念和心態, 編成題為「嚴浩談似水流年」的文章.

2012年3月1日星期四

嚴浩電影: 似水流年 (1984)

Homecoming


如今提起「似水流年」, 大部份人會聯想到梅艷芳的金曲, 即使已是差不多三十年前的大熱作品, 仍在最近的手錶品牌廣告用上, 新一代也會瑯瑯上口, 而且這歌也輕易能在梅姐的精選唱片尋得. 此曲本屬嚴浩執導的電影<似水流年>的主題曲, 這部電影是在香港電影新浪潮末期推出, 橫掃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嚴浩)、最佳編劇(孔良)、最佳女主角(斯琴高娃)、最佳新演員(顧美華)和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六大奬項, 成為嚴浩和該時期的經典.


雖說是經典, 但也是一看難求的失傳電影. <似水流年>只在港曾發行過VHS, 台灣因此片的政治意味從未上映及推出任何錄像. 若要尋得<似水流年>的VHS, 香港電影資料館裏的唯一錄影帶被長期借出, 貌似已遺失, 而有網民發現暫時在美國有兩所大學存有錄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