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烈火青春 (1982)

譚家明是新浪潮主要導演之一, 近年還有在2006年推出執導的<父子>, 並獲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 在1982年, 譚家明在余允抗領導的世紀影業有限公司, 出產了具爭議性的<烈火青春>. 新浪潮的年代, 各導演編劇都側重於暴力色情的畫面. <烈火青春>的爭議, 在於片中的意識及男女關係的描繪極為大膽, 甚至在上映後仍要送往覆檢.


2010年8月12日星期四

懷舊香港@半邊人 - 清風街天橋

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 房屋稠密, 住宅通常建築在一些不合理的地點, 往往讓外國旅客詫異.  天后清風街天橋為香港其中一個絕景. 旁邊的住宅大廈和行車天橋近在咫尺, 住客伸手可及. 在方育平的<半邊人>就有這有趣的一幕.

王正方飾演的張松柏, 和許素瑩駕著古老甲蟲車, 行經清風街天橋, 突然死火. 二人走出抛錨的汽車, 正想求救, 差點被後來不察覺前面有障礙的小型貨車撞過來.


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方育平最佳導演系列: 半邊人 (1983)

在云云新浪潮導演之中, 方育平是比較另類的一位. 他的電影無商業計算, 無血腥, 無槍, 無打鬥, 無色情暴露, 連明星都無...咁有乜呢?  就是當年的社會描寫及演員生活化的演技. 他是一個絕對少產的導演, 早年為港台的<獅子山下>拍過數集, 之後在1981-1990年間拍過四部電影: <父子情>(1981), <半邊人> (1983), <美國心> (1986) 及<舞牛> (1990). 雖然有不少觀眾會投訴他的電影"悶"及"無娛樂性", 但他深得香港電影金像獎評委的歡心, 憑首三部電影三獲最佳導演獎項, 而<父子情>及<半邊人>更獲得最佳影片的殊榮.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伊雷失踨事故

在<邪鬥邪>中, 伊雷飾演一個逢賭必輸的爛賭鬼, 久下一身賭債. 現實生活中, 伊雷亦經常受錢債困擾, 甚至在八十年代初, 因與朋友合營珠寶公司, 担保一名姓馬的友人, 向一名猶太商取去一批價值廿萬的珠寶貨物, 詎馬某簽發之支票不兌現, 因而要上身坐錢債監. 而他在拍攝<星際鈍胎>時, 亦因債務問題失踪了幾個月之久, 嚴重影響該片的拍攝進度.

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

星際鈍胎 (1983)

新浪潮導演雖多後繼無力, 但不少在早期除了拍片之餘, 還成立電影公司 (如余允抗成立了世紀影業等), 在電影圈發展出新路向. 章國明之首兩部作品<點指兵兵>和<邊緣人>為新浪潮時代必討論的佳作, 他更憑後者贏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 當年才三十歳. 之後, 竟加入了舊式影業公司邵氏成為合約導演, 第一部拍了<星際鈍胎>, 過程不可算順利.

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

最恐怖的港產片: 車魂 (1983)

很多cult片迷把余允抗的<凶榜>封為歷來最恐怖的港產片. 但我看過<車魂>後, 覺得此片比<凶榜>還要恐怖, 所以說是最恐怖的港產片, 純是個人意見. <車魂>是由盧寶倫執導, 是他導演生涯兩片之一. 演員有已獲取金馬影帝的艾迪, 魏秋樺, 鄭則士及一名小妹妹馬寶明. 艾迪雖然憑<邊緣人>打響名堂, 但他接拍的多是低成本的電影, 在1983年有兩套他主演的恐怖片, 除此片外還有<魔胎>. 論影片的質素, <魔胎>是劣質之作, 故事牽強, 情節橋段除了把其他別的電影拉過來, 拼出來的結果還會令人發笑. 但賣座與質素成反比並不出奇, <魔胎>票房有三百九十多萬, 而<車魂>則只有二百三十多萬, 全年排名56.



2010年7月11日星期日

桂治洪系列式電影: 邪鬥邪 (1980)

溫布頓過後, 世界盃將完結之際, 我又開始慢慢鑽進我的電影收藏中, 把一些有趣的電影記錄下來. 這一部<邪鬥邪>的VCD是很辛苦地找回來的.


<邪>的賣座, 引發了桂治洪導演以"邪"為邵氏拍了兩部以撞邪為題材的電影, 尤以1980年聖誕檔期上映的<邪鬥邪>最收得, 票房達三百一十四萬多, 全年排名第九.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章國明, 艾迪揚威台灣的港產片: 邊緣人 (1981)

新浪潮的年代,很多新晉導演都在頭兩三部作品紅起來. 章國明在第一部的<點指兵兵>已經平地一聲雷的冒起來, 而他的第二部執導電影<邊緣人>更令他成為1982年第十九屆金馬獎的最佳導演. <邊緣人>同時也為艾迪送上金馬影帝的獎座, 成為他演藝生涯之中的最重要作品. 此片在1981年票房三百五十多萬, 華語電影排名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