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育平初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是憑他在1981年推出的作品<父子情>. <父子情>與我在幾個月前記錄的<半邊人>一樣, 都是十分生活化的電影, 描繪了六十至八十年代的香港常見的倫理關係. 此片在1981年四月公映了兩個星期, 票房一百四十多萬, 全年在華語電影排行54. 商業成績不過不失, 可是方育平及電影本身得到的業界認同, 則是超越了同期的導演及作品, 在整個電影新浪潮中獲得最高讚譽, 此片兼獲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
<父子情>比起另外兩套最佳導演之作<半邊人>及<美國心>, 在拍攝上最為平實, 不算有突破創新的手法. 但方育平連同編劇陳召, 李碧華及張堅庭的說故事方法, 特別細膩, 短短的對白及簡單的語氣, 除了交待劇情之餘, 還把背景及角色的心情都表露無遺. 演員的自然和生活化演譯居功不少. 飾演父親的石磊, 對我來說頗為陌生, 翻查一下資料, 原來是資深演員, 活躍期從1951到1970的三十年, 之後在1980年短暫復出, 拍過幾部電影, 包括在<父子情>擔任男主角飾演父親羅山木.
戲中還有兩名要角, 為飾演幼年羅家興, 亦即是羅山木的兒子的童星演員李羽田, 和羅家興的同學吳紹沖的另一童星陳昕. 他們除了在<父子情>擔當重要角色外, 還在<忌廉溝鮮奶>中共同亮相. 二人應不只在兩部電影出現, 因他們都極面熟, 可能亦曾在電視劇集演出過吧.
故事以倒敘形式開始, 羅山木收到兒子羅家興在三藩市大學畢業的證書, 滿心歡喜的跑回家中, 卻不幸在途中心臟病發去世. 少年羅家興(鄭裕柯)回港奔喪並留下發展, 妹妹羅家喜(殷善美)到機場接機. 回到家中, 獨自在房間中休息, 拿起舊照片, 勾起六十年代時上小學的往事.
羅家興小時不想讀書, 成績差操行也不見得好, 小學也轉校了四五次, 他在天台小學認識父親經常入獄的同學吳紹沖. 羅家興因為是新轉校學生, 被同學欺負, 吳紹沖為他出頭而促進兩人的友誼, 下課後一齊到處遊玩.
小小的羅家興也極喜歡看電影. 在天台小學上作文堂時, 老師(程可為)問各位同學將來的志願, 羅家興表示希望當個戲院帶位, 因為可以賺錢, 又可看電影. 羅家興和吳紹沖有一次出外遊玩, 有同學神秘的邀請他們到一山洞, 二人付了斗零(五仙)的入場費, 原來同學已簡單的燈箱及畫有圖畫的膠片, 配上旁白, 製作出類似電影的投影效果, 說"財叔"的故事, 令兩人看得如癡如醉.
父親羅山木在洋行擔當文書工作, 一名比他高級的同事因移民辭職, 經理礙於羅山木沒有學歷, 英文又不行, 不能令他晉升, 反而問他有何人選可以勝任該空缺. 羅山木感到沮喪不已, 自己在公司的資歷長, 卻苦無機會升職, 更令他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因此希望唯一的兒子家興能努力學習. 他需要工作賺取工資養活家中幾個小孩, 卻憎恨公司, 有時在洗手間偷取廁紙回家用來洩憤.
羅家興生性頑皮, 經常做錯事, 但每每都得到父親原諒. 一次放學後不知跑到那裏, 晚飯時還沒回家, 羅山木既擔心又氣憤, 兒子回來時罰他不淮吃飯, 家興則偷偷地喝了給媽媽的當歸湯止餓. 又一次邀請吳紹沖到家裏玩, 仿效同學們在山洞玩投影, 沒有電筒唯有以蠟燭取替, 卻引起家中火災. 幸得父母及時回家把火種撲熄, 羅山木怒極不容許家興再與吳紹沖來往.
羅家興和吳紹沖參加賣旗籌款, 活動後他們很想進戲院看差利的電影, 哀求其他觀眾帶他們入場不果, 潛入戲院的放映室, 最終也被人趕出來. 頑皮的他們把賣旗錢箱的一點點錢拿出來買戲票, 如願以償, 但樂極忘形把錢箱遺漏在戲院內, 後來遍尋不獲. 校方認為二人偷錢, 把他們趕出校. 羅山木雖嬲怒, 仍撲來撲去為兒子找新學校.
羅氏一家居住的木屋區發生大火, 羅山木找不到兒子, 走回火場搜索, 幸而一家重聚沒人傷亡, 但家園已被全被燒燬, 只找到一幅兩姐妹的照片. 這時羅山木在辦公室內的洗手間發生意外入院, 一家到醫院探病, 獨欠羅家興, 被母親罵他整日只顧遊玩, 但其實家興極擔心爸爸, 後來拿著幾朵花獨個探病.
父親以有限的英文水平教導兒子, 不明的要查字典. 鏡頭一轉, 字典由新簇簇變為殘舊, 幼年的兒子(李羽田)也變成少年(鄭裕柯), 少年吳紹沖亦已出來工作當清潔工. 羅家興打算到電視台見工, 借來攝影機卻沒錢買菲林, 竟想到把家中的教科書全賣掉, 買了菲林後與幾名友人合拍"財叔之危機四伏", 笑料百出, 卻沒把用來應徵的作品拍好.
當天正當會考放榜, 妹妹家喜考上大學, 打電話給爸爸報喜, 羅山木卻只掛著家興有否及格, 知道他考不上極度失望, 還令兒子的攝影機掉下樓壞掉. 晚飯時, 羅山木對兒子說"雞髀一定係你食, 大學一定係你讀", 而家姐家娣(容惠敏)可以嫁人, 妹妹家喜可以做工賺錢, 務求令兒子捧上大學畢業. 考上大學卻沒得讀的家喜氣憤不已, 把自己的辮子剪掉. 羅山木鼓勵家姐盡快拍拖結婚, 找老公最重要肯供羅家興到外國讀書.
家姐家娣在工廠以電台節目點唱, 主動對工廠少爺黃老闆(盧大偉)傳情, 二人旋即拍拖. 妹妹家喜則以優異成績放棄入大學, 到自己不太喜歡的醫院當護士. 而羅家興, 則繼續尋求理想, 到電視台面試當演員. 家喜與家興因讀大學存有芥蒂, 家興到醫院逗她開心, 二人和好如初, 但表示仍不想到外國深造, 只想成為電視台職員.
羅山木催促家姐與黃老闆的婚事, 並希望黃老闆負擔家興到外國讀書所需的十多萬費用, 家興反對, 父子二人再次吵架. 羅家興收到了電視台的信件, 還未拆開便把他撕掉, 他明白了父親的苦心, 順應父親要求上大學.
總括來說, 這是一個描述傳統父親, 重男輕女, 望子成龍的故事. 時代變遷, 在三十年後的今天看來, 已不再合理, 可是當年的貧窮家庭, 的確存在栽培男丁而要家裏的女兒犠牲的事情. 電影裏的故事, 情節都很真摯及令人感動.
在影片開頭時, 家喜從機場接家興, 坐的士回家時兄妹有這樣的一段對白:
兄: 阿爸甚麼病死?
妹: 心臟病. 你知啦, 阿爸平時唔去睇醫生. 佢見到你張畢業證書好開心. 誰知心臟病發就這樣死了. 阿爸一世人都是為了你.
兄: <沉默一會> 其實阿爸都好錫妳.
妹: 錫淨你的才留給我們.
兄: 現在我們都無人錫.
對於這段對白及演譯, 我覺得最有感覺. 兩兄妹都知道父親偏愛家興, 作為兄長, 沒有否認沒有避開話題; 妹妹雖然有點酸溜溜卻沒有因此憎恨哥哥. 大家都接受了現實, 從來沒有在兄弟姐妹間要為爭取多點父愛惡性競爭.
與<半邊人>血脈相連的一點, 就是方育平將自己對電影的熱愛, 注入了角色. <半邊人>的阿瑩 (許素瑩)工餘上演技班, 認識電影導演張松柏 (王正方). 在<父子情>裏, 羅家興從小就認定自己對演戲及電影的熱誠, 伸延到少年時代. 影片亦以小學作文堂, 山洞內的投映, 觀看差利電影, 借來攝影機拍攝, 到電視台的面試幾個段落強化角色對演藝的著迷.
看方育平的作品, 總想很快再多看一次, 回味電影中那些表面淡但戲味濃的情懷.
呢套戲令我諗起form 1英文書其中一課,叫做father and son, 因為課文正正就係講呢一套戲既內容。
回覆刪除這隻VCD, 我已找不到了~~
回覆刪除Greenspot, 早已絕版了. 有時拍賣網有貨的, 被炒至極高價. 唉...
刪除資料館 6/29 早場會放映此片。
回覆刪除http://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filmprog/chinese/2011mm/2011mm_film70.html
琛, 多謝你的資料. 好奇怪, 資料館竟然不是在「百部不可不看的港片」系列播放此片, 而是食住父親節和母親節的五六月做個慈父慈母系列做早場. 即是說遲D「百部不可不看」可能會播多次, 不過都好, 《父子情》值得多些觀眾欣賞得到.
刪除《父子情》好像不在「百部不可不看的港片」系列吧?
回覆刪除琛, Oh...原來我搞錯咗, 多謝更正. 方育平入圍的原來是《半邊人》和《美國心》...竟然《父子情》無入圍!!!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