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香港地道輕鬆鬼片: 夜半1點鐘 (1995)

01:00 a.m.


葉偉信是一個在導演生涯中, 越拍越對路, 將自己的履歷打造成亮麗的成績表, 前幾年夥拍甄子丹和洪金寶拍攝了<殺破狼> (2005), 作為不少人心目中的經典, 其後與丹爺數度合作, <導火線>(2007)、<葉問> (2008)和<葉問2> (2010)都成為商業猛片. 葉偉信在早年接拍的電影種類繁多, 有文藝片、喪屍片和商業喜劇等. 今次要紀錄的是葉偉信首部執導之作, 在1995年上映的<夜半1點鐘>.


<夜半1點鐘>與後期港產片<陰陽路>和<怪談協會>一樣, 都是由三個在凌晨一點鐘發生的靈異故事組成. 這三個故事都算是二次創作, 以一些都市事件或傳聞作框架, 再額外編製劇情. 之前寫了一篇80後香港靈異傳聞, 其中一項也被<夜半1點鐘>改編.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桂治洪作品選: 邪咒 (1982)

Curse of Evil


桂治洪的幾十部作品之中, 有些從未被天映發行, 例如之前寫過的<無法無天飛車黨>和<血証>, 還有其他幾部曾在外國發行過影碟, 算是有跡可尋. 今次記錄的<邪咒>, 算是桂導較後期的作品, 以小弟所知未出過任何影音產品, 較難欣賞得到. 在大陸裏, <邪咒>和另一部同樣情況的<索命>, 網上都有下載版本, 質素差勁之餘, 片長都只得六十多分鐘, 似乎已被無情刪剪.


幸好多媒體公司與邵氏在新加坡推出的天鷹寶盒, 收錄了一些從未在上映後曝光的影片, 令它們能重見天日. 從天鷹寶盒的這個版本, 原裝國語對白, 附有英文字幕, 全長為79分鍾, 由於這個版本為正式發行, 應可當做無刪剪版看待.

2012年6月7日星期四

撞板神探電子龜 (1981)

Krazy Kops


新浪潮年代, 新舊導演和編劇都開拍警匪片, 除了趕潮流外, 以不同手法反映現實, 令人花多眼亂. 一向在香港電台電視部當編劇的黃志, 在1981年以新導演身份, 執導了<撞板神探電子龜>. 在當年電影特技和CG技術仍未興起之時, 創作這部極盡新派的警匪喜劇, 賣弄很多先進武器和電子儀器玩意, 與其他同以兵賊題材的電影與別不同, 即使有槍林彈雨的場面, 也不覺血腥暴力.

黃志在七十年代尾, 於香港電台電視部時與方育平合作無間, <獅子山下>很多由方育平執導的劇目, 如之前介紹過的<野孩子>和<夜遊人>, 另外許鞍華越南三部曲的第一章<來客>都由黃志編劇. 自黃志憑<撞板神探電子龜>闖入電影圈, 執導過<花煞>(1982)和<現代應召女郎>(1992), 也零星為電影撰寫過劇本, 但始終不算活躍.

2012年6月3日星期日

80後香港靈異傳聞

香港人的成長過程中, 最鍾意講鬼故或聽鬼故, 無論在小學、中學甚至大學都盛行, 尤以大學內的傳聞. 以前聽過的許多鬼故事, 包括辮子姑娘、牛尾湯、洪水橋等等, 雖然大家言之鐅鐅, 都無確實發生時間或事件記載. 八十年代, 鬼怪題材在電影或電視都受歡迎, 但在銀幕以外的真實世界, 各界依然不斷有新的靈異事件傳出, 但能震撼大部份香港人的始終不多.


在八十年代後, 曾有幾則怪事, 進佔報章的港聞版或娛樂版頭條, 成為城中每個角落的討論點.

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

譚詠麟音樂特輯電影: 歌者戀歌 (1986)

The Story Behind The Concert


譚詠麟自七十年代起活躍香港樂壇, 與鍾鎮濤、彭健新、陳友和葉志強組成Wynners溫拿樂隊, 大受歡迎. 作個人發展後仍然非常順利, 1984年的<霧之戀>大碟推出, 奠定Alan Tam為香港樂壇的皇者. 成為流行音樂圈的霸主前, 譚詠麟自溫拿時代便有拍戲, 如<大家樂>(1975)和<追趕跑跳碰>(1978); 其後在台灣接拍了多部電影, 都是當男主角, 而對手則是林鳳嬌、陳秋霞和胡冠珍等受歡迎的女演員. 論影圈成就, 就為人所熟悉便是他早於1981年便憑台灣片<假如我是真的>奪得金馬影帝, 但之後雖演出過幾十部電影, 都沒有再被提名過.


<歌者戀歌>是譚詠麟個人投資三百多萬的電影, 而電影出品的公司正是阿倫有份成立的藝能影業. 他一早已想開拍一部自傳式的音樂電影, 籌備<歌者戀歌>的時間比當年其他電影時間長, 而投資也不少. 電影在譚詠麟日本、新加坡和美加等的巡迴演唱會過程中拍攝, 有台上的也有在後台的鏡頭. 全片只得三名主要演員, 除譚詠麟自己外, 還有兩名新晉女演員, 自TVB健美小姐出身的林河廷, 和後期成為社交界名媛及嫁入香港富豪家族的薛芷倫, 及另外張國強的客串而已.

2012年5月19日星期六

李志超情色電影: 心猿意馬 (1999)

The Accident


踏入千禧年前, 香港電影步入衰退期, 港產片產量仍多, 卻欠缺吸引力, 很多觀眾都不買票進電影院. 之前記錄過一部滄海遺珠, 在1999年推出的<三五成群>, 票房廿萬不到, 已比同年的一半港產片賣座; 今次寫的<心猿意馬>, 亦在該年上畫, 雖然自拍攝期間已有不少花邊新聞提供宣傳, 但題材另類, 而且被標榜為同志電影, 票房僅過一百萬, 全年在華語電影中排行第47位.


先說導演李志超, 他在電影範疇裏為<心猿意馬>和<妖夜迴廊>(2003)兩部有男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執導和創作劇本. 他另有多重身份, 是一個攝影師, 也是一個作家, 同時亦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創意媒體, 可說是多才多藝. 他曾在潮流文化雜誌<號外>攝影及撰寫文章之外, 也以獨立身份發表作品, 例如在2010年開過限制級的男體攝影展和推出相同題材的攝影集, 和創作了多部情色文學. 事實上, <心猿意馬>和<妖夜迴廊>也是改編他同名的小說. 在李志超的藝術領域中, 偏重向中國人一向忌諱和極少涉獵的性和男同元素.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

牟敦芾經典凌辱作品: 打蛇 (1980)

Lost Souls


自七十年代開始, 香港的偷渡潮興起, 有祖國的同胞和越南船民不斷湧入. 電影是反映現實和社會狀況的工具, 所以港產片有不少關於偷渡的電影, 而最出名的可算是牟敦芾在邵氏執導的<打蛇>. 多數以偷渡為題材的電影都以偷渡客為中心, 描寫他們艱苦的偷渡過程, 或是在新環境適應的難處等. <打蛇>則除了大陸偷渡人士外, 還多加一個重心, 探討打蛇集團的惡行.


所謂打蛇集團, 就是把在邊境附近捉拿人蛇並把他們禁錮, 繼而威脅勒索人蛇的家人, 若收到贖金才把人質放走, 若沒有錢的話, 便會將他們集體凌耐, 並將他們販賣. <打蛇>將打蛇集團的運作描繪得非常仔細, 所以含有大量色情暴力的情節和鏡頭. 這種情況在三十年後的今天, 已經不復見, 但當年確實存在過. 所以牟敦芾到底是反映現實, 或是如一般觀眾認為他純粹賣弄綽頭, 就不得而知了.

2012年5月6日星期日

霍耀良+邱淑貞+吳家麗=赤裸羔羊 (1992)

Naked Killer


霍耀良執導以來最受人關注的作品, 為在1992推出的<赤裸羔羊>. 這部電影推出時, 剛巧荷里活有部莎朗史東(Sharon Stone)主演的<本能>(Basic Instinct), 以性、暴力和奇情為賣點, 成為全球大熱的作品. 向來轉數快的王晶, 便在<本能>推出的同年年尾, 在王晶創作室製作了自稱所謂港版<本能>的<赤裸羔羊>以三級上畫, 票房差點才過千萬.

<赤裸羔羊>的最大賣點, 便是一向以花瓶見稱的邱淑貞, 抛開以往只是用來配襯男主角、擔演可有可無戲份的角色, 大賣性感和暴力, 尤其在電影海報上乍似全裸, 酥胸半露, 卻一點不漏的狀態最為誘人. 在這部戲內, 她終可獨當一面, 成為她的代表作之餘, 在翌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中, 首次被提名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