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星期日

翁維銓談行規

翁維銓導演入電影圈前, 曾是有名的硬照攝影家. 他在美國讀攝影, 其後學校開設電影製作, 他便繼續修讀科. 其後翁維銓認識了已故的華藉電影攝影大師黃宗霑, 因他喜歡翁的硬照, 於是便一起生活和學藝, 便拍攝了在學校的習作外, 第一部紀錄片, 主題是某城鎮老人一天的生活.


翁維銓後來返回香港, 開影樓, 舉辦影展, 並和雜誌廣告特做硬照攝影師. 他接了在泰國曼谷酒店做設計師, 第一次到過金三角地區, 看過當地族人種植鴉片的原始生活, 初次接觸到毒品. 在1970年代中期, 他參予著名紀錄片導演Brian Blake的項目, 擔任攝影師, 將他拉回電影這個專業. 翁維銓輾轉拍攝了多部紀錄片, 其中在策劃關於玉石的影片中, 因為拍攝涉及走私的情形, 他時常去法庭聽案件審訊. 其中一宗案件, 便令翁維銓寫成了<行規>.

以下是<電影雙周刊>在1979年11月初出版的第二十三期, 原文節錄了部份翁維銓有關<行規>的訪問.

你拍攝<行規>的動機是甚麼?

「除了本身的衝動外, 我是想用劇情片拍出這個故事, 因為紀錄片是做不到的. 我只希望表現出毒販、綫人和警方之間的關係. 但我可能做錯了, 因為要以電影去表達自己的思想, 以第一部劇情片的經驗來講, 是有很多困難. 開始之前, 本應有很多明友可以幫助我, 但當我講清楚我的故事, 可能對當局的制度有所攻擊時, 有很多朋友就不敢幫我忙, 這包括製作以外很多方面, 例如借出場地等等.

在實際製作之前, 你做過甚麼資料研究工作?

影像方面, 我需要技術上的配合, 例如找一層樓作毒犯的住所, 怎樣才會成為「撈家」的住所呢, 除非做佈景, 這樣就要做研究才知道. 其次就是警方的內部情況, 因為以前我做過這方面的研究, 因此有很多幫助, 其他細節, 例如化驗毒品的化學品, 新儀器, 就要特別研究. 影片的故事是編寫成疑假疑真, 就好像發生在你的鄰近一樣, 而不是會有做戲似的隔離感.


你搜集資料, 有沒有特別的困難?

並沒有特別的困難, 而是拍出來, 是否能達到所想的效果, 例如「狗仔隊」跟踪毒犯的情形, 分鏡就特別困難, 策劃與實在影像效果是完全兩件事, 我剪兩場追踪的片段, 剪接了大概二十天. 亦花費了最多菲林, 因為在現場馬路拍攝, 人來人往不容易控制, 其中有手提攝影部份是我自己拍攝. 我拍過幾個不同的地點, 情況太過繁複達不到效果, 所以放棄整段戲的菲林.



聽說你可以完全自己一人控制製作情況, 你的經濟來源是從那裏來?

以我們這些無名小卒來說, 唯一能夠完全控制你的作品, 就是控制你自己的經濟來源, 我一直相信這個道理, 因此自己去辦理這件事, 資源一半是朋友投資, 另外一半是我自己在銀行借來的. 但這樣可能是錯的, 但是可以拍攝一部真正屬於自己作品的踏腳石. 自己完全對作品的好壞負責, 不受他人意見影響, 死也死得閉目.

為甚麼會可能是錯呢?

錯的地方, 是你資源有限, 心理負擔重, 當發現某過程出現問題, 要想盡辦法去解決, 盡量節省開支, 因為拍電影有很多意外, 無從你去理想, 尤其是香港電影製作的結構, 根本是不完善, 在這一行工作過多年的技術人員, 不會買你賑, 故此對我們這班年青電影工作者來講, 你一是令到他們覺得以後還要靠你給他們工作, 二是你有一班朋友, 與你有共同理想, 為你工作, 這點殅能性甚低, 最後是你令到技術人員信服你, 這點亦是不大可能的, 故此我覺得我們這批製作尚有一段時日才能成熟, 亦是對所謂『新浪潮』的最大阻碍.



製作上, 配音有沒有出現問題?

問題並不大, 以目前香港配音和音響效果人材的專業水準, 若果你給他們足夠時間他們都可以做得很好, 但問題是在設備方面, 空間不夠, 於是對白與音響效果的深度就有影響, 特別是對白.

從構思到完成製作的過程, 你有沒有需要在某些地方妥協呢?

沒有. 不過有時會因為金錢, 時間和人材的問題, 想做得較好, 也不可能. 不過我覺得最主要是要清楚自己想拍甚麼, 就好像拍廣告一樣, 你要想自己的影片賣座, 就要拍到它賣座.

你自己的情形又怎樣?

我是希望這部片可以讓大家看到拍長片的另一個方向, 長片可以表達另外一種意思, 若果觀眾覺得新鮮, 就會較為賣座, 或者這是個近乎奇蹟的看法, 換句話, 是希望改變觀眾的口味.

我覺得你在這部影片, 表達你自己的訊息時, 較為含蓄隱悔, 是否與檢查制度的壓力有關呢?

可能會有, 但我並沒有妥栛, 在我表達過程上, 我是希望普通的觀眾都可以接受, 因此不是hard sell, 而是用象徵的效果去soft sell.

你是想啟發觀眾的思考.

最低限度, 我是想他們帶著不愉快的心情離開戲院, 這樣我就覺得成功了.

這樣似乎是會影響你的票房收入?

所以這方面的壓力也很大, 至少這部影片不能夠賣去東南亞, 只好希望香港的情況不太差, 令到賣去歐美華人地區的收益也高些, 可以減少虧本.

你是否滿意這部影片?

我滿意自己可以講清楚想講的主題, 滿意演員的演技, 大部份工作人員的態度, 和影片最後製成品的質量, 但技巧上, 若果我能夠有較好的專業人員替我分擔工作, 我可以把這部片拍得較好, 因為我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 很多方面兼顧得不夠. 但我問一問自己, 拍完這部影片, 我已講清楚毒品的問題, 把想講的說明清楚, 又有甚麼用呢? 並不能解決問題.」



翁維銓雖為攝影師出身, 但在<行規>並沒有賣弄攝影技巧, 只因影片的風格是半紀錄片式, 不能過份營造畫面. <行規>與劉成漢在1980年推出的<慾火焚琴>都放棄採用寛銀幕Cinemascope畫面, 改用較為方塊的銀幕. 假如香港觀眾都視它們為電視片而不到戲院觀看, 會影響其票房收入. 當年, 港台兩地的製作幾乎不理題材內容是否適宜, 一律以寛銀幕拍攝的.

翁維銓在訪問提到技巧不夠純熟, 其他工作人員也未到位, 但細閱幕後人員名單, 會發現不少人在後期都各有成就, 如任副導演的關錦鵬, 攝影的劉滿棠和美術的黃銳民等等. 至於那個悲劇結局, 原來翁維銓創作這個故事的目的, 就是要觀眾看罷覺得不開心. 至於這個安排有否影響票房? <行規>在公映九天後, 票房123萬多, 中規中矩.

24 則留言:

  1. 呢篇紀錄勁喎,70年代陣味湧到眼前,正!
    果陣電影制度好似較開放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 我都係抄啫. 不過對於罕有的電影, 都會找來導演訪問, 對電影本身多點了解.

      刪除
  2. 最後一句可圈可點,說明問題不夠,解決問題才難。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或者翁導演心頭太高, 拍一部電影就能改變世界? 令觀眾能醒覺問題已經不錯了.

      刪除
  3. 行規應該冇出碟在市面;但同名由麥子善執導的行規,亦可一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Brien, 多謝你的留言. 1979年的《行規》直情絕版, 基本上只能期望電影節或香港電影資料館播放. 至於2000年的《行規》, 我未看過, 多謝推介.

      刪除
  4. 板主,Merry Xmas, 今天去了鴨寮街掃舊VCD, 發現有幾檔可尋寶

    回覆刪除
    回覆
    1. Brien, Merry X'mas to you too! 我有時都會去鴨寮街, 但影碟收獲一般, 通常去廟街更多發現!

      刪除
    2. 同意,我通常去一間兩公婆睇既鋪近廟街牌扁入口;葵芳及荃灣亦可尋寶。曾見過「平安夜」VCD,但錯過冇買,到現在再冇見過。今日Slient Night, you may want to share and talk about "Night Caller" if you have watched it!

      刪除
    3. 哈哈, 我收咗爐了, 聖誕佳節都係去玩, 2013年再寫. 《平安夜》睇下等唔等到下年同一時間寫, 或者突然心血來潮記錄都未定.

      話時話, 葵芳及荃灣有咩地方可以尋寶?

      刪除
    4. 葵涌廣場及一廣場隣近千色店荃灣

      刪除
  5. 回覆
    1. ATV? 我見佢個節目表係咁重播《高志森微博》同翻炒舊節目...sosad

      刪除
    2. I would say ATV is hopeless if she is still under China shareholders control !

      刪除
  6. 聖誕快樂,寫多啲好嘢俾大家

    回覆刪除
  7. 悲劇收場和翁維銓的幾場追蹤戲是唯一亮點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Dict, 半紀綠片形式的拍法比較少有, 新浪潮的電影之中, 《行規》可算是與別不同呀.

      刪除
    2. 我知 這種風格聽說牟敦芾的撈過界也是這類風格 不過這兩個片都是可望不可及,衰~

      刪除
  8. 由學硬照變成拍電影,都可謂傳奇。不過,以悲劇收場,似乎不合時宜。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佛爺, 有好多藝術家都係好多才多藝, 演員變導員, 歌手變音樂人, 藝員可作多方面發展...其實都有幾個攝影師成為過電影導演, 何藩、楊凡和水禾田都係例子.

      刪除
  9. 你好
    初次留言。
    我很喜歡你的網誌跟介紹的電影。
    再讓我參考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ryo, 多謝你留言, 和喜歡此小小網誌. 有空多點來交流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