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育平初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是憑他在1981年推出的作品<父子情>. <父子情>與我在幾個月前記錄的<半邊人>一樣, 都是十分生活化的電影, 描繪了六十至八十年代的香港常見的倫理關係. 此片在1981年四月公映了兩個星期, 票房一百四十多萬, 全年在華語電影排行54. 商業成績不過不失, 可是方育平及電影本身得到的業界認同, 則是超越了同期的導演及作品, 在整個電影新浪潮中獲得最高讚譽, 此片兼獲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
<父子情>比起另外兩套最佳導演之作<半邊人>及<美國心>, 在拍攝上最為平實, 不算有突破創新的手法. 但方育平連同編劇陳召, 李碧華及張堅庭的說故事方法, 特別細膩, 短短的對白及簡單的語氣, 除了交待劇情之餘, 還把背景及角色的心情都表露無遺. 演員的自然和生活化演譯居功不少. 飾演父親的石磊, 對我來說頗為陌生, 翻查一下資料, 原來是資深演員, 活躍期從1951到1970的三十年, 之後在1980年短暫復出, 拍過幾部電影, 包括在<父子情>擔任男主角飾演父親羅山木.
2010年11月27日星期六
2010年11月26日星期五
懷舊香港@狐蝠 - 碧麗宮戲院, 松板屋, 大笪地
在<狐蝠>電影裏, 真的以不少香港懷舊地標作背景, 十分令人懷念.
首先, 在一場時裝表演的戲分, 伊雷飾演的張先生邂逅姚小姐, 過鏡攝出以上的建築物, 而時裝表演是否在內拍攝則不得而知. 這幢建築物在小時候一直不知原來叫做World Trade Centre Hong Kong, 即是香港世貿中心. 相片內的招牌, 是面對著告士打道的方向, 而另有入口在謝斐道, 以怡東酒店為鄰. 大名鼎鼎的碧麗宮戲院, 就是座落在舊的世貿中心裏. 碧麗宮是當年的豪華級戲院, 依稀記得戲票價錢略貴. 進入世貿中心, 往戲院的路途, 踏上厚厚的地氈, 感覺已十分高級. 戲院內的濶銀幕, 絨布座椅, 與其他戲院相比截然不同, 雖貴但亦物超所值. 最記得碧麗宮獨自為政, 自家就是一條院線, 馬拉松式播映了<幻想曲>和<時光倒流七十年>等經典電影.
首先, 在一場時裝表演的戲分, 伊雷飾演的張先生邂逅姚小姐, 過鏡攝出以上的建築物, 而時裝表演是否在內拍攝則不得而知. 這幢建築物在小時候一直不知原來叫做World Trade Centre Hong Kong, 即是香港世貿中心. 相片內的招牌, 是面對著告士打道的方向, 而另有入口在謝斐道, 以怡東酒店為鄰. 大名鼎鼎的碧麗宮戲院, 就是座落在舊的世貿中心裏. 碧麗宮是當年的豪華級戲院, 依稀記得戲票價錢略貴. 進入世貿中心, 往戲院的路途, 踏上厚厚的地氈, 感覺已十分高級. 戲院內的濶銀幕, 絨布座椅, 與其他戲院相比截然不同, 雖貴但亦物超所值. 最記得碧麗宮獨自為政, 自家就是一條院線, 馬拉松式播映了<幻想曲>和<時光倒流七十年>等經典電影.
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BANG BANG 系列 : 狐蝠 (1977)
Bang Bang本是服裝品牌, 但後來涉及娛樂事業, 製作電影及音樂, 在七十年代末期, 拍了四套新浪潮始祖電影<跳灰>, <狐蝠>, <茄喱啡>和<牆內牆外>, 在八十年代初還有其他的製作. Bang Bang的老闆葉志銘, 就是葉玉卿的哥哥, 他除了之前賣時裝, 搞電影出唱片外, 在八十年代還發展橋咀島及成立飛圖集團, 延續他的電影及音樂事業, 至1999年被收購, 變成現在的英皇娛樂.
在Bang Bang年代的四套電影, 今次先記錄由梁普智執導, 及與陳欣健聯合編劇的<狐蝠>. 在導演欄中, 除了本地的梁普智, 亦有荷里活的Terence Young, 最為港人所熟悉的莫過於他拍過一些鐵金剛007電影. 演員方面, 除了笑匠伊雷, 喬宏,及配角陳欣健及黃錦燊等外, 大部分參與演出都是外藉演員, 如男主角之一亨利施路華Henry Silva 及女主角雲妮坦麥姬Vonetta McGee. 這個電影台前幕後的班底, 是除了打算招攬本地觀眾外, 亦要進攻外地市場的部署.
在Bang Bang年代的四套電影, 今次先記錄由梁普智執導, 及與陳欣健聯合編劇的<狐蝠>. 在導演欄中, 除了本地的梁普智, 亦有荷里活的Terence Young, 最為港人所熟悉的莫過於他拍過一些鐵金剛007電影. 演員方面, 除了笑匠伊雷, 喬宏,及配角陳欣健及黃錦燊等外, 大部分參與演出都是外藉演員, 如男主角之一亨利施路華Henry Silva 及女主角雲妮坦麥姬Vonetta McGee. 這個電影台前幕後的班底, 是除了打算招攬本地觀眾外, 亦要進攻外地市場的部署.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桂治洪系列式電影: 蠱 (1981)
桂治洪商業上最大成就, 便是在1981年推出的<蠱> - 此片票房超過五百萬, 在當年的華語電影收入排第五. 我記得小時候閱報時看到<蠱>的廣告, 感覺十分嚇人, 連行經銅鑼灣翡翠明珠戲院時也不敢直望那塊大大的手繪電影廣告.
<蠱>亦是我看見眾多降頭片中, 製作最認真的一部. 桂治洪拍攝電影時的資料搜集十分全面, 他亦不介意把各類降頭詳細解釋, 而影片的開首亦用了簡單的文字來介紹巫術的背景及用途, 對於初看降頭片的觀眾, 可以把<蠱>當作為入門電影.
<蠱>亦是我看見眾多降頭片中, 製作最認真的一部. 桂治洪拍攝電影時的資料搜集十分全面, 他亦不介意把各類降頭詳細解釋, 而影片的開首亦用了簡單的文字來介紹巫術的背景及用途, 對於初看降頭片的觀眾, 可以把<蠱>當作為入門電影.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Turnin' Turbo Dashboard
今次介紹的是另一經典玩具Turnin' Turbo Dashboard, 與幾個月之前寫的Screwball Scramble同是Tomy的產品.
1980年初日本任天堂已不斷推出電子遊戲機Game & Watch系列, 但Tomy在1983年推出的這款駕車遊戲機則並非電子版而是機動版, 而屏幕亦並非LCD而是低技術的背光顯像. 其實在玩具包裝盒寫明這款遊戲是適合四歳或以上的兒童, 所以這並非如Game & Watch需要眼明手快或腦筋轉動, 只是給小孩玩的汽車模擬駕駛器而已.
1980年初日本任天堂已不斷推出電子遊戲機Game & Watch系列, 但Tomy在1983年推出的這款駕車遊戲機則並非電子版而是機動版, 而屏幕亦並非LCD而是低技術的背光顯像. 其實在玩具包裝盒寫明這款遊戲是適合四歳或以上的兒童, 所以這並非如Game & Watch需要眼明手快或腦筋轉動, 只是給小孩玩的汽車模擬駕駛器而已.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
邱禮濤, 黃秋生勁cult電影: 伊波拉病毒 (1996)
在我心目中, 牟敦芾的<打蛇>穏佔cult片的至尊, 而第二位的就是邱禮濤在1996年所拍的<伊波拉病毒>. 此片當年賣座情況一般, 上映七天票房只得一百五十多萬, 但cult片並非取悅大眾的普通娛樂, 只有喜歡觀能刺激的觀眾才會走去看cult片.
<伊波拉病毒>的色情暴力元素都拍得很震撼, 電影末段描繪黃秋生飾演的角色帶有伊波拉病毒而自己卻免疫的情節夠天馬行空夠瘋狂, 是它作為一套cult片的成功之處. 我把此片放在第二位, 是因為我相信<打蛇>描述的事情確確實實發生過, 而被牟導演一拍出來, 那份真實感和壓迫感非常強烈.
<伊波拉病毒>的色情暴力元素都拍得很震撼, 電影末段描繪黃秋生飾演的角色帶有伊波拉病毒而自己卻免疫的情節夠天馬行空夠瘋狂, 是它作為一套cult片的成功之處. 我把此片放在第二位, 是因為我相信<打蛇>描述的事情確確實實發生過, 而被牟導演一拍出來, 那份真實感和壓迫感非常強烈.
訂閱:
文章 (Atom)